山東教育報
打出 “組合拳”,強化政策支持力
2020年11月,在第六屆全國鐵道行業職業技能大賽中,山東職業學院2016屆軌道交通專業畢業生汪珂獲得助理值班員綜合排名第二名。這也是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職工在該崗位、組別競賽中取得的歷史最好成績。
據介紹,山東職業學院建成了國家級虛擬仿真實訓基地、教育部軌道交通教師實踐流動工作站,每年為軌道交通企業訂單培養學生2000余名,近5年輸送畢業生1.3萬余人。汪珂2016年畢業進入企業后,歷經連接員、調車等崗位歷練,成為濟南南站最年輕的行車職工?!皩W?;趰徫荒芰Φ膱鼍敖虒W模式,讓我很快適應了工作崗位的要求?!闭勂鸪煽兊娜〉?,汪珂深有感觸地說。
山東是職業教育大省,現有職業院校520所,在校生253.6名。近年來,我省先后出臺了《關于深化產教融合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實施意見》《山東省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》《山東省百校教研產“三個一”融合工程實施方案》《山東省教育廳等8部門關于推動企業接收職業院校學生實習實訓的通知》等一系列支持政策,在產教融合、校企合作、教研產以及教育教學、實習實訓等方面,全方位、多維度推進產教互促共榮、一體發展。同時,將產教融合作為衡量職業院校辦學質量和專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,作為重大項目安排、資金撥付、改革成效明顯地方遴選的重要依據,引導職業院校積極服務并深度融入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。近期,面向全省新舊動能轉換“十強”優勢產業集群,對全省4.4萬家規模以上企業用人和崗位需求進行了摸底,基于山東產業發展規劃遴選了111個典型崗位,與職業院校專業設置進行比對分析,形成了職業教育資源與重大產業布局戰略匹配清單和方案,進一步增強了專業與產業的耦合性。
政策是引領,更是激勵和支持。我省職業教育資源與包括軌道交通在內的“十強”產業的貼合力、“匹配度”持續增強,像汪珂一樣的20多萬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走向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前沿。
緊盯產業布局,提高融入“精準度”
“以前,我們以就業率、對口就業率來衡量職業院校的辦學水平和質量;現在,我們不但看重這些指標,而且著重從供給與需求‘匹配度’、需求與供給的‘精準度’來考量辦學的質量和效應?!笔〗逃龔d職業教育處處長王志剛介紹說。
僅就軌道交通產業而言,全省84所高職院校開設了38個軌道交通相關專業,布點數387個,在校生12.2萬名;253所中職學校開設13個相關專業,布點數450個,在校生12.8萬名。從專業布局設置和人才培養層次結構優化上,較好地解決了資源的供給與需求 “不適應”“不匹配”問題。同時,我省省級投入1.3億元,支持建設1個國家“雙高計劃”專業群和4個高水平專業群、12個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示范項目、15個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,從專業標準、人才培養、教學場景等方面,滿足軌道交通產業對現場高技能人才 “精準”供給。
全省面向產業,分專業集群成立了由行業主管部門牽頭、行業企業、職教專家等組成的23個省行指委,涉及機械、新能源與材料、建筑、電子信息、化工、海洋與漁業、農林、水利、畜牧、旅游、財經、外經貿、紡織服裝、衛生、食品藥品等領域。依托這些行指委,建立健全專業設置“負面清單”和預警退出制度,聚焦新舊動能轉換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需求,增設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,重點建設區域支柱性產業相關專業,淘汰落后、過剩專業,推動專業鏈精準“長入”產業鏈。
目前,全省建設產教融合示范園區35個,組建各級各類職教集團超過200個,認定培育產教融合型企業310家,通過常態化、制度化組織各類產教對接活動,校企對接合作更加順暢頻繁,產教精準匹配讓職業院校學生尚未畢業就被“預訂一空”的現象屢見不鮮。
推進“四鏈貫通”,提升融合創新力
產教融合涉及產業和教育兩端,暢通產業鏈、創新鏈、教育鏈、人才鏈“四鏈貫通”,“兩個積極性”不可或缺。
在淄博職業學院,曾照香領銜的電氣自動化教學和科研團隊,主持以技術發明為引擎、以產業發展為方向的校城融合項目4個,立項重點科研項目、重點工程和重大建設項目82項。團隊成員中有6人擔任企業科技副總和人力資源副總。數控技術孫傳兵團隊、智能控制祝木田團隊、機械制造王正方團隊為新華醫療、山東中??滇t療器具公司等企業解決生產一線技術難題37項,促進了教育鏈、人才鏈與產業鏈、創新鏈緊密銜接。
“在訂單班,學生除了學習基礎課程,還要對企業的制度、文化、崗位技能等進行深刻認知?!睗厦档录瘓F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劉勇介紹說,2022年,濟南玫德集團與濟南市工業學校共同舉辦了玫德軟件開發訂單班,共育IT創新人才。濟南玫德集團是我國最大的瑪鋼管件生產企業,近幾年依靠技術創新,企業新產品研發數量、產量和質量居于全國領先水平?!捌髽I參與制定人才培養方案,與學校共同開展教學、實習實訓、就業指導?!眲⒂抡f,“這對于企業深度參與職業教育發展,推進形成‘四鏈’貫通機制,支撐企業創新人才需求,具有重要意義?!?/p>
在青島,圍繞建設國際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基地,與中車集團共建“中車車輛學院”“中車訂單班”,為企業量身定制培養適用人才。山東省輕工工程學校聘請了中車國內第一位從事高鐵列車轉向架“定位臂”研磨的技術能手寧允展,設立了“大國工匠工作室”,為中車集團培訓員工超過1000人。
據介紹,為推動“四鏈貫通”,我省重點構建了三項推進機制:一是重點在學校側,強化項目支持、考核評價,引導各類學校建立對接產業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。二是重點在企業側,加強財稅用地和金融支持政策協同,鼓勵企業深度參與職業教育,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。三是重點在政府等層面,開展產教融合型城市建設等試點,支持有條件的城市、高校和企業先行先試,完善評價引導,推進以評促建。
“我們將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資源與重大產業布局戰略匹配方案,緊密對接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‘十強’優勢產業,組建10個實體化運作的產教融合共同體,建設省會經濟圈、膠東經濟圈、魯南經濟圈3個產教聯合體,共同推進教育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無縫銜接,打造校企命運共同體?!毙享樂逭f。(來源:《山東教育報》綜合版)
責編:路時川
審核:張明明
責編:張明明